即墨柳腔
类别:公司/工厂 » 其它
地区:其他
地址:即墨柳腔
电话:--
人气:26037
会员:即墨柳腔
分享/转发 | 打印 | 纠错 | 我要加盟
商户简介
即墨柳腔是一个较古老的地方剧种,在清代中叶产生于即墨西部,形成后流行于胶东一带。《中国地方戏曲集成》载:柳腔是由民间说唱“本肘鼓”演变形成的,又称“老拐调”、“哦嗬”。它和苏北的淮海小戏、山东的五音戏、柳琴戏等有近缘关系。据1953年12月即墨县文化馆对柳腔形成过程所做过的调查报告:清乾隆十三年(1748年),受水旱虫灾侵袭,即墨以西各县的民众背井离乡,来即墨乞讨者甚多。他们乞讨时演唱的家乡小调,被当地群众称“周姑子”,也称“肘鼓子”。“本肘鼓”传到即墨后,许多当地群众学唱,学唱最多的地区是即墨西部沽河一带的刘家庄、吕戈庄、挪城、丰享庄等村庄。后来“本肘鼓”与即墨当地的民间小曲、秧歌相互融合,声腔发生了变化,由说唱体逐步演变为演唱体。初期演唱形式比较简单,三五个演员,配乐为一只手鼓、一只手锣或一副呱哒板,化妆的服饰和脸谱也没有严格规定。演唱主要利用农闲时节在集市村镇的街头巷尾,划地为台。这种形式持续了100多年。19世纪后期,受莱阳县“四弦小调”的影响,伴奏采用四弦胡琴配唢呐帮腔。初时因没有乐谱,琴师和演员不能完全协调,演奏之间就只好互相配合往上“溜”,因而被人戏称为“溜腔”。后因“溜”字不雅,定名为“柳腔”。由于柳腔在即墨境内广泛流传,因而人们称即墨为“柳腔之乡”,也称柳腔为“即墨柳腔”。   柳腔作为地方剧种大体形成后,便开始走上舞台,每逢年节庙会,艺人们便临时搭班登台演出。伴奏乐器逐步完善,角色分工越来越细,服饰和脸谱也有了严格要求,流传地区也刘家庄即墨柳腔趋广泛。1900年,即墨西部的刘家庄、七级、移风店、南泉等地,艺人们组织起5个初具规模的柳腔班社,到平度、掖县、莱阳等地巡回演出。20世纪初,艺人们相继去青岛,在台东、四方、沧口等处小戏院里搭班演出。这期间,柳腔演员经过与其他剧种演员同台演出,广泛吸收其它剧种的精华,使柳腔在艺术上日臻成熟。以著名柳腔演员刘森(作廉)、刘嫚(德昌)、刘小(洪石)和刘伶(邦君)搭成的柳腔戏班,被誉为“四喜班”。这时期是柳腔发展史上的“黄金时代”。
网友点评
kenan点评时间:2012/5/22 11:02:24
文化遗产吸吸流传
分页: 上一页 | 下一页
发表评论前,请先 注册登陆
您可能感兴趣的商户
手机版 - 用户帮助 - 用户注册 - 在线投稿 - 广告投放 - 留言反馈
Copyright ©  qdjimo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