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火为墨 烙制传统之美!即墨金口手艺人王正胜小葫芦上烙出“大世界”
此前,他和村里很多村民一样,是一个书画爱好者。在刚刚过去的几年时间内,他爱上了葫芦烙画。开始自学葫芦烙画以来,他已经创作了600余件作品。他就是即墨区金口镇卧牛山村王家瓦子埠网格村民王正胜。
烙画葫芦是一项非遗传承项目,王正胜说,现在他已经深深爱上了烙画葫芦,“最为关键的是,我传承烙画葫芦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,这让我感觉动力满满,未来的日子,我会以‘火'为墨,绘制出了中国传统之美,描绘新时代。”
曾经他是一个书画爱好者
10月8日,记者来到王家瓦子埠网格村民王正胜家,只见他正在创作作品,一手拿着一个葫芦,一边端详着一边仔细地用烙笔在葫芦上刻画,此时缕缕青烟飘过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,一只活灵活现、威风凛凛的老虎便出现在葫芦上。
谈起与葫芦烙画的结缘,王正胜说还要从他祖祖辈辈生活的村庄说起。王家瓦子埠网格村虽以农耕为主,但是村庄却非常重视传统文化,以书画育人,农民们白天下地干活,晚上挥毫泼墨,大人小孩一起学书画,整个村庄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,王家瓦子埠网格也成了远近闻名的“书画村”。村庄目前有286户村民,有50余位专业书画家,还有100余名书画爱好者。
“我们村文化底蕴深厚,我父亲也是爱好书画,尤其是擅长画年画,受村庄文化氛围和父亲的影响,我也自小爱好书画。”王正胜告诉记者,他家里每年都种葫芦,6年前的一天,他看到电视上有人在葫芦上作画,他深受影响,便慢慢学着在葫芦上刻画。随着画功的突飞猛进,王正胜也熟练掌握了葫芦烙画的手艺,从此一发不可收拾。
已创作600余件作品
烙画历史悠久,古称“火针刺绣”,又叫“火笔画”、“烫画”,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,画者以烙铁为笔,葫芦作“纸”,通过电烙笔通电后产生的热量,在葫芦上烘烫勾勒出山水、人物、花鸟虫鱼等创作,形成独特的葫芦烙画。简单的一个作品创作只需两三个小时,而内容比较复杂的甚至要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。
记者了解到,一个葫芦烙画作品的完成,大概需要5道工序,首先要选择品质好、形态端正的葫芦,然后进行清洗。“葫芦清洗晾干以后,先要根据葫芦的形态和大小进行不同的作品构思,小的葫芦适合创作小的简单的作品,比如花草和小动物等,大一点的葫芦就适合创作内容复杂、题材宏伟的作品,比如山水画等。”王正胜说,构思准备好以后,下一步就要在葫芦上用铅笔画出要创作的作品草图轮廓,最后一步就是用电烙笔开始勾画,并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颜色的加深,以此来表现作品的层次感和美感。
“葫芦烙画的过程中,很锻炼人的耐心,从构思到创作需要大量的时间,精神需要时刻保持高度集中。”王正胜说,看似简单的线条,其实非常考验人的功力,特别是笔法的轻重缓急,都容不得一丝马虎。每次创作作品的时候,王正胜说那种身心合一的幸福感,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。特别是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,作为一名业余农民书画爱好者,更是让他感到特别自豪。
多年来,王正胜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研磨技艺。他珍藏匠心,以双手承载情怀,这是手艺人对工匠精神做出的最好诠释。截至目前,王正胜已经创作了600余个作品,《国泰民安》、《猛虎下山》、《松鹤回春》、《富贵花开》……这些惟妙惟肖、内容丰富的葫芦作品包含了人物、山水、花鸟鱼虫等图案,深受村民的喜欢和专业人员的好评。
未来,以火为墨,描绘新时代
王正胜说,他非常感慨自己遇上了好时代,“本来葫芦烙画是自己的爱好,因为是非遗传承项目,现在烙画葫芦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。”据了解,目前,金口镇政府非常支持中国传统文化,特意为王正胜在镇文化中心展厅设立场地,展出他所创作的葫芦烙画作品。
王正胜告诉记者,葫芦烙画这是一门很独特的艺术,不光是要把葫芦自身的特性和绘画融为一体,同时还要根据绘画内容加入相对应的诗词和书法,这样,葫芦作品才会更丰富有意境,也更耐人寻味。而在乡村生活几十年,看到如今农民们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,王正胜说他感触更深。“原来我们村庄环境比较差,道路也不平,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”王正胜说,现在村庄不仅铺上了沥青路,政府还给村民建设体育休闲广场,各种器材都有,农活不忙时,喜欢书画的村民可以随时来村庄文化大院挥毫泼墨,一起研讨书画,农民们现在的生活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,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。
用传统文化来诠释乡村是最接地气的方式,也是这位民间手艺人对家乡最好的反哺。因此,王正胜现在创作更多的是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葫芦作品,用它们来展示新时代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人民生活的美好。“国家国富民强,人民安居乐业,我愿意用手中的画笔,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。”王正胜告诉记者,对于未来,他也充满了无限希望,作为老手艺人,也赶上了好的时代,他们有责任与义务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新的活力,当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,让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深入人心。